电子商务能否解开医药流通的死结
2003-11-07
以北京肿瘤医院为试点的北京大学附属医疗机构“电子药房网络系统建设项目”作为北京首家“电子药房”在经历了半年的试运行后日前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有36家配送企业、243家生产企业的1107个药品品种通过这一系统与肿瘤医院进行网上交易。对于这种网上药品交易形式,许多人寄予厚望,希望它能革除医药流通中的种种弊端,成为推动医药流通领域改革的一剂良药。
1、流通领域顽疾难除
“传统的医药流通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秩序混乱、价格虚高、回扣猖獗、假劣药泛滥等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全国医院每年有近百亿元的灰色收入,而这些不良成本全部被转嫁给了消费者!”一位业内知情人士愤慨地说。
对医药流通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2000年7月,国务院八部委提出进行药品招标采购的试点。时至今日,全国已有31个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实行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比原来平均降低了20%左右,可以说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在招标中既是买方又是主办者的医疗机构很容易操纵招投标的过程,也就难以避免暗箱操作和不合理行为。据介绍,一些地方在药品招标活动中,通过种种不规范的手段,拼命压低医药生产企业的中标价,同时又不降低对患者的药品零售价,这样医院的利润空间反而比招标前更大了。南方某市13家医院去年6月份联合招标,在中标的199种药品中,只有12%的药品微利,其余药品中标价都低于销售成本。北方某市卫生部门提出的一些药品招标价格,仅为这些药品批发价的10%左右。中标药品的价格在网上是公开的,而实际采购价格却不公开,因此仍难免暗箱操作。不少药品生产、销售企业说:“像这样的招标,中标的是找死,不中标的是等死。”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的一位负责人说,除去药品招标中的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不少地方还存在招标主体混乱的状况。像某县卫生局中心药库不仅组织卫生局下属的20多个医疗单位集中招标,而且规定招标药品中的40%由该中心药库直接采购、供应和结算。与此同时,一些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不规范做法,不仅没有刹住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个别地方甚至愈演愈烈。同时,由于招标采购信息化程度低,大量工作需要手工操作,程序烦琐,反而加重了企业和医院的负担。
2、网上交易大势所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医药电子商务,政府有关部门也表示,要以药品招标采购为突破口,在医疗机构全面建立集中采购制度,逐步实现医疗机构药品、器材乃至所有物资设备、工程、服务采购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形成集体决策、公开透明、购销分离、人机对话的运行机制。
何谓医药电子商务,它是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和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药品流通行业的产物。具体地说,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平台为桥梁,建立医药生产企业??物流??医疗机构(药房、药库)直接联系的模式,实现信息、商品、资金的完全统一,能使医院需求什么药,从哪个厂家采购,按什么价格购买,买了多少等内容均一目了然。这样,由传统的多渠道、多环节、人人接触、决策分散化,转变为单一渠道,单一环节。与传统商业流通渠道相比,医药电子商务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是低费用高效益的现代商业通道。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实现全过程电子商务化之后,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以海南卫虹为例)的成本占药品价格最高不会超过1.5%,物流环节的成本按国际惯例占药品价格的5%~7%,两项加起来的成本才8%左右,而目前医药流通环节的成本占药品价格的30%~40%左右。如果以医药市场份额为1500亿元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省500亿元。这还只是药品经营企业参加投标的情况,如果药品生产企业都直接参加到网上交易中,中间环节再减少,药品的价格还能更低。
3、大规模推行尚需时日
按理说,医药行业因其特殊性与标准化,在技术上应该成为电子商务最容易开展的行业,但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却不容乐观,为什么?有关专家认为,这与有关部门的不够重视和各利益集团的消极、不作为有直接关系。就医药业本身而言,电子商务涉及从原料采购、生产到流通(批发、零售)的整个产业链的变革,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原有行业内各方面的传统利益(当然从社会效率来看这种“利益”往往是不合理的)及其再分配。而从更大的范围看,我国目前医药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买方市场,医疗机构的采购行为已经占到整个药品采购的80%以上,其采购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医药市场的运转。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是非营利性医院,享受国家的一定补贴,医药电子商务的推行,将使招标购药的全部交易过程和结果透明化,极有可能打破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局面。这样国家财政补贴的压力就会大大增加,在国家财政有困难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所需费用谁来提供。这也是医药流通的死结之一。因此,专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大规模推行医药电子商务还有难度,可先试行网上药品采购。但从已试行地方的情况看并不理想。以海南为例,2002年5月~9月15日,全省65家医疗机构网上医用材料交易额仅1180万元,其中省内一家颇具规模的医院,网上交易额平均每月才3000元左右;一家三级医院从未在网上采购过医用材料和医用试剂。该省60%至70%的医用材料的采购还在网下操作。尽管如此,这一工作还是在不断推进。
今年3月,北京肿瘤医院被确定为北京大学附属医疗机构电子药房试点单位,开始运用医药电子商务建设电子药房网络系统。7月1日,电子药房网络系统开始正式运行以来,医院临床使用的所有药品,现在已经全部实现通过电子药房网络系统进行采购和管理。目前,共有36家配送企业、243家生产企业的1107个品种通过药通系统与肿瘤医院进行网上交易。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北京大学附属近十所医疗机构的电子药房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也将全面启动。
海南省从今年10月1日起,医疗机构对973类医用材料和医用试剂必须实行网上交易,采购时必须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发出订单,供货商必须在网上确认订单,不得在网下交易。
说到底,药品购销活动中的各种弊端,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与利引诱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仅仅依靠改变药品购销方式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当然,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和内业权威人士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彻底清除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产生的土壤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