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小国塞拉利昂:中国食品企业的又一黄金市场
2003-11-27
食品进口依赖性强
塞拉利昂是西非小国,工业生产不成体系,对进口的依赖性较高。由于中国产品价廉物美,长期以来,受到塞消费者的欢迎。中塞贸易额也从两国建交前的每年约100万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1457万美元,中国在塞对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逐步升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一批适合非洲消费特点的生产企业和产品,自2002年1月塞十年内战正式结束后,塞进口商开始主动同中国企业开展联系,中国对塞贸易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援助减少生产不足 塞拉利昂食品依赖进口
食品进口大幅增加。由于塞刚刚结束长期战乱,国内的生产水平极低,2002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经济社会发展世界倒数第一,塞人口的绝大多数尚在努力追求温饱。2002年塞进口2.64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难民救济的食品,以同年美国援塞物资5526万美元为例,食品援助占其中的44.5%。这些援助食品加上商业性进口的食品能占到塞当年进口总额的1/4以上。所以,塞当前最重点的消费品是食品。从2003年开始,由于难民的返乡安置工作已接近结束,国际社会对塞食品援助量将开始大幅下降,虽然塞政府提出“粮食安全”战略,但短期内,食品需求量将因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生活条件改善而加大,商业性进口贸易会有很大增长。
推动出口开拓市场 驻塞使馆商务处积极工作
结合塞近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正力争在2003年年底前推动中塞两国政府签署商检协议实施方案,从而启动两国商检领域的合作,这将为减少中国产品在塞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推动出口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扩大对中国产品的宣传力度,推动塞商人前往广交会。为增加塞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兴趣,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将在援外司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讨并筹备2004年弗里敦中国产品博览会,积极在塞塑造中国产品品牌形象。同时,积极邀请塞商人前往中国参加广交会,使双边贸易发展登上新台阶。
推动中国企业到塞设立贸易企业和维修中心。通过主动到塞开拓市场,建立同塞消费者直接的联系,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塞市场出现的商机;设立维修中心也可以增强塞消费者对购买中国产品的信心。
推动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建议
国内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向非洲出口初级产品的方式方法,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建立覆盖非洲的销售网络,利用整船方式向非洲出口农产品。
调整扶持政策。目前,中国政府出台的鼓励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政策不适应非洲中小国家,应及时调整。特别是组织企业到非洲办展方面,对塞拉利昂这样的小国,一次组织十家企业既不可行,也不经济。即便成功,也会使很多企业参展后拿不到订单,空手而归。因此,针对某些国家,应调整到1~2家为宜。
在国内省外经贸部门应建立国际贸易纠纷协调机制。以塞拉利昂为例,近两年,贸易纠纷的数量随着塞客商同中国进行的交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据我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了解,这些纠纷多是国内企业不能信守合同导致。由于这些合同金额不大,外商进退两难,大多最终放弃,但对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因此,各省在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的同时,应加大对这些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形象的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