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撤销中药房是耶非耶
2007-04-16
近来,北京不少大型综合医院像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都相继撤销了中药房,连一些中医医院也在左顾右盼,准备相机行事。“中药房活儿累、利低、成本高,费力不讨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院院长说。
为什么中药房忽然落入如此窘境?假如医院都关了中药房,对患者有哪些影响?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调研。
■中药饮片最有中医特色
正是午饭时间,北京中医医院的中药房前仍排着四五十个等抓药的病人。尽管工作人员说“着急者可去外边的药店抓”,但一位患者的回答是:“我们信不过社会上的药店。”该院副院长、也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饮片调研组组长金玫告诉记者:“我院去年抓出去400多万服中药,工作人员每人每天平均得抓353服药。”
由中药饮片煎煮而成的汤剂,是中医千百年来应用最多,也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剂型,它吸收快、利用率高,价钱又便宜。北京一项调研显示,治疗感冒用汤药日均费用8.33元,用西药日均费用42.64元,中医治感冒一般还不需花费西医常用的化验、影像检查等费用。正是由于中医的这些优势,所以北京市慢性病患者48.15%在中医院就医,39.9%的群众第一就医选择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
■中药房“费力不讨好”
去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出台了将中药饮片的加价率严格限制在25%以内的规定,引起了中医界强烈反响。“这一政策给价值与价格倒挂的中药房及饮片经营雪上加霜。”有中医界人士说。
2005年,北京地区监测中医院数据显示,全市中医院门诊药品收入西药占37.43%,中成药占46.72%,中草药占15.85%,说明饮片的收入金额不高。但实际上,饮片的处方量并不低。据对北京市6家三级中医院的统计表明,门诊饮片处方量占门诊总处方量的26.86%,但其金额仅占药品总销售额的12.13%。从调剂量来说,这6家中医院去年平均调剂饮片处方23.58万张,共194.49万剂,人均每日调剂242剂。经测算,调剂一张饮片处方需900秒,比西药的65秒费时10多倍,因饮片处方平均由20味中药饮片组成,且平均一张处方要开10服药,因此,中药房的药剂人员占到医院全部药剂人员的75%,但他们所创造的效益却不到药品总收入的一半。
另一让中医院管理者头疼的是中药房成本高。从仓储来说,国家有明确面积要求,在三级中医院,中药饮片用地包括中药房、中药库等,其用地是西药房的5倍至6倍,所需人员是西药人员的2倍至10倍。同时,饮片还存在自然损耗以及保养、再加工等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期以来饮片的包装成本如药袋、包装纸等,并非如西药或中成药那样已打入药品成本,而是全部由医院承担。像北京中医医院每日进出饮片达8吨,每年消耗纸带、纱布药漏等约68万元。另外,现在中医院为方便群众,普遍提供代煎药服务,但实际上去除水电、包装、人工等成本后,每袋还赔0.12元。
■限价将加剧医院亏损
金玫说,原先国家对饮片的利润实行分段计价制,其平均利润大约为30%,但饮片企业还会给医院一定的让利,使医院的利润达到50%左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市所监测的中医院仍出现亏损局面。但按现在政策,不管医院从哪儿进药,利润都不能超过25%,企业的让利也不允许了。同时,国家对企业饮片的价格是放开的,对医院饮片的价格却有最高限价,所以,在此政策的“夹击”下,有时医院在饮片上的实际利润还达不到25%。“逼得有的中医院不得不在开西药、做检查等方面做文章,新政策受利的是企业,吃亏的是医院,以后中医特色更难突出了。”
据调研,如按新规定计算,去年北京三级中医院的饮片收入,市中医院将损失500多万元,广安门医院将损失近900万元,饮片销售量最少的望京医院(年244万元)也损失近90万元。调研还显示,中药应用越高、门诊量越大的医院,饮片销售损失也就越大。这明显不符合国家鼓励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政策导向。广安门医院还计算出了该院执行新规定后中草药的调剂成本,亏损34.6%。
中药房撤了,对患者有哪些不利?
“至少饮片质量上有影响吧,中医院中药房的药剂人员都是执业药师,都认药、懂药,社会药店里有几个执业药师?饮片质量就难说了。药店是企业,要按成本核算,追求利润最大化,也不会再往里搭包装等费用。再说饮片品种也不如医院全,患者除了得多花钱,也麻烦啊!”金玫回答。
更为重要的是,“亡医先亡药”,我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最具中医特色的中药饮片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健康报作者:刘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