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中医的牵挂与重托——王国强慰问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郭光俊

2007-04-29

乡村中医的冷暖、中医药如何在农村发挥更大作用,一直牵挂着上任不久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的心。

4月14日,春风和煦。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所前人头攒动,异常热闹。正在河南调研的王国强副部长,专程来到这里,慰问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郭光俊。

今年55岁的郭光俊扎根乡村38年,坚持用中草药为父老乡亲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治疗偏瘫病人3000多例,济困助贫达二三十万元,受到当地群众的信赖与好评。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并被卫生部推荐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于今年1月8日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吴仪副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王国强得知郭光俊的情况后,曾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赞扬他的先进事迹。

“我代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你表示慰问,感谢你运用中草药为群众防病治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王国强一下车,就与前来迎接的郭光俊亲切握手交谈,并向他赠送了一台煎药机。

在不大的一间中草药炮制室里,一位老药工正在炒中药附子,浓郁的药香弥漫了四周。王国强拿起一把鲜药察看,郭光俊告诉他这是新采的丹参。药品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药箱,王国强辨认出这是黄芪、地黄,那是山药、白芍。他抓起一把饮片,说:“很干净,切得也很均匀。”郭光俊说:“卫生所统一购买了整理箱,既防潮、防灰、防虫,也很卫生。”

“你得的什么病?郭大夫用什么方法给你治的?”王国强询问一个住院病人。病人回答:“俺是脑中风,去省里大医院看了也不见好,花费还高,俺住不起,就回来住这里了。郭大夫用汤药、针灸等方法给俺治,一天只花八九十块钱,病比原来好多了。”王国强亲切地说,“要安心养病,祝你早日康复!”

当王国强问起建立健康档案的情况时,郭光俊回答:“全村2400多人,每年两次义务体检筛查慢性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对筛查出来的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再根据各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给予相应治疗和预防措施。有了健康档案,村里谁有啥病,达到啥程度,我都心中有数。”

从健康档案室出来,对面墙上“地方草药合理使用”的大字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是土单验方的宣传栏,一些常用中药名称、功效、主治和用法用量,简单明白,一目了然。郭光俊介绍,像竹叶、玉米须、马齿苋等中药材,老百姓很容易找到。他们了解一些中医药知识,既少花钱,又能防病治病。王国强在防疫宣传栏前停住了脚步,问到基础防疫情况。郭光俊说:“通过科普宣传,群众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该打什么防疫针,该吃什么糖丸。38年了,我一直抓防疫,村里没有发现过一例传染病。”王国强称赞道:“这就是你的功劳。这样的科普宣传非常实用和必要。”

在一诊室前,放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郭光俊配制的中草药凉茶。平常来看病的患者,都能喝上这免费凉茶。王国强一边喝,一边问:“茶是哪几种中药配的?”郭光俊回答:“是菊花、甘草、金银花和栀子4种中药。”王国强说,郭大夫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穿过青翠的竹林,来到郭光俊的书房。四周墙壁上悬挂的患者赠送的几十幅锦旗,仿佛诉说着主人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书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中医药书籍,郭光俊的学生正在一旁看书。郭光俊告诉王国强,每天晚上,他都组织卫生所的医生到这里学习两个小时,有时学习中医经典,有时研究医案,有时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王国强听了很高兴,鼓励他要坚持学习,总结经验,培养新人,推广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继续运用中医药为农民群众防病治病。

临别前,郭光俊上前紧紧握住王国强的手,表示“决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厚望与重托,扎根农村,做好服务,为推动农村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