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医学思想的社会实践中医治未病是健康养生之学
2007-06-28
治未病是伟大医学思想的树立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而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指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强调“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这里将医学的研究对象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将医学的功能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即:“上医”为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中医”为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为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证治心传·证治总纲》)。申言养生防病是医学的主要目的与功能,这种医学观贯穿于中医学的许多著作中,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此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清·曹庭栋则指出“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
一个较长时期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求日益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名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了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发展;等等。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国务院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治未病在保持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并认为“中医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中,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践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治未病是伟大的医学革命
如果现在要求人们回答医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人们常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医学的对象是发病的人群,医学的任务是对已患病的人进行治疗,因而医学是关于疾病的医学。西方医学经典的定义也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并认为医学是研究人体偏离健康状态及表现出异常状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然而大量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针对疾病的医学思想和行为,在降低病死率的同时,却导致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医学与药物学进步的另一面又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医疗费用日益上涨,造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和分配不公。世界性医疗危机的不断出现,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开始反思:“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它根源于近代医学模式的、主要针对疾病的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医学的目的的再审查》国际研究计划)1996年WHO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来源于疾病的预防观。“预防”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下经》“君子以思患而豫(豫,通预)防之”。春秋时期亦提倡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如《管子》说,“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故祸不萌。”实践以人的健康为医学目标,“宝命全形”的养生之道,是对健康的维护,“以平为期”的治疗思想,是使疾病向健康的转化。
实践治未病是伟大的社会运动
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不少家庭面临“因病致贫”以及“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卫生体系正担负着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期望平均寿命延长,国人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国家人口与卫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要战略前移:即从疾病为主导向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报告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的影响只占8%。因此,“治未病”要形成社会风气,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们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时代在发展,健康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没有疾病,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在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这个定义表明,健康应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适应状态的良好。学习研究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必将促进国民的健康。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所以为上工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尝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饮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淳淳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学倡导的治未病的思想以及丰富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乃是今天发展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的宝贵财富。
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手段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如何应用于养生防病?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上,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特色。我们研究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有助于把握中华民族的体质特点,可直接应用于健康评估,并用于具有疾病危险因素的、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性化顺势健康管理服务。实践证明,体质辨识对“治未病”的理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防治模式的形成,对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经济建设有重要的贡献度。诚如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批西方学者指出,“在我们西方所称的‘功能整体性医学’只是刚刚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但还没有给出特殊功能变化和一个明确定义的框架。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开创的中医体质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中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学,可用于干预、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将有利于全球性的公共健康。”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愿我们在治未病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实现“人人享有健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