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丢了民间中医的“宝”
中国中医药报 2009-08-08
王淑军
在许多民间中医药“绝技”相继淡出人们视线之际,广东省中医院公开向全国“寻宝”,并以其扎扎实实的工作,肩负起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的使命和责任,让人肃然起敬。
中医药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服务于普通百姓的历史中,不仅成就了简、便、验、廉的优势,也积累了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的丰富经验。其中,诸多民间中医拥有的“一招鲜”或曰“偏方”、“秘方”,对一些急、重病有“立竿见影”之效,尤为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不仅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比如有关方面在制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药品法》等法律法规时,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使诸多民间中医行医用药障碍重重,有的甚至被迫放弃行医,随着他们的老去,那些疗效突出、深受百姓欢迎的民间中医“绝技”逐步消失,让人痛心疾首。
好在近些年来,该问题引起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重视民间验方、秘方的搜集和整理研究工作,发布了《受理中医药无偿捐献管理办法》,同时常设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专项,每年对有价值的民间中医药成果以适宜技术等形式进行推广。为解决民间中医行医难问题,不仅修订出台《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使考核考试更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还逐年扩大试点将民间中医纳入乡村医生管理……民间中医药正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眼下,新医改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在各地得到贯彻落实,医改方案提出以农村为重点、以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都意味着民间中医药将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发展民间中医药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在于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别丢了民间中医的“宝”,更多地挖掘,更好地利用,愿有着广东省中医院那种使命和责任感的机构和人们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