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确保中医院姓“中”

中国中医药报 2009-08-10

王淑军

正当许多人对当前部分中医院不“中”、“西化”严重而忧心忡忡之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发布让他们眼前一亮,对上述现象的根本扭转充满期待。

当然,导致中医院不“中”的原因很多,比如中医药服务价格过低,在投入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医院为求生存而“西化”等。对此,新医改提出一揽子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创造了条件。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转中医院“西化”现象尚须一个过程,确保中医院姓“中”亟需加大力度,而中医药文化建设无疑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有中西医的区别,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每一种医学,都打上了厚重的文化烙印。确保中医院姓“中”,从中医药文化建设着手是明智之举。

《指南》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为规范体系建设、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三个层面作了阐述和要求。借用形象的说法,上述三个层面可比喻为“心、手、脸”。其中,讲求“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心”,这是根基,是源动力。当“心”的理念到位了,“手”动才会中矩,行为规范会转化为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律行为,而不是依赖外在约束;“脸”美才会自然,环境形象会自然传递出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气质,而不是浮浅的徒有其表。

此时,“心、手、脸”的和谐将使每一所中医院,从内在到外在产生出巨大的力量,在自然而然中实现了中医的“自我本位”回归。可以预料伴随《指南》的贯彻落实,中医医院不仅成为各地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和展示传播的重要场所,还成为坚持中医发展方向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坚实堡垒。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