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所少年中医学校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1-14

□ 辛海量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对于中医教育而言,“师带徒”和“院校教育”孰优孰劣,争论了这么多年,至今也没见分晓。

从历史上看,几千年来,师带徒培养模式在中医教育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传承中医的理论经验及医疗技术。师承教育为中医的人才培养、学科的存留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师徒传授和家族相传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如学术交流局限;培养的人数有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另外,家传与师承模式下传授的中医知识和医学技能,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受到限制。

自院校教育施行以来,标准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了大批拥有系统理论与专业知识、统一操作技术水平的中医人才,保证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但不可否认的是院校教育培养的几十万中医师中,伪中医、滥中医、混中医不在少数,而精通经典、传承经典的大师则少而又少,个中原因在于人才准入、选拔、教学等多个方面。长远看来,中医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传承、弘扬、发展有断代的危险,有识之士呼吁尽快改变这种窘境。

于是,很多人建议吸取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培养中医药人才。但办了很多名老中医传承班,作用是有了些,不可否认很多流于形式。笔者设想是否可以设立少年中医学校,培养中医精英人才,主要设想如下。

办学地点 可以依托现有的中医药大学,成为它们的附属学校,任课老师可从现有的师资中选拔。

学生来源 可以征求家长意见、本人兴趣,以及家庭背景进行选拔,譬如世代业医最好。入学年龄与现今的入学年龄一致。

培养周期 可以设定为从小学到高中。培养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自主选择退出,亦设定相应的优胜劣汰机制。

教学内容 在现有的国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期教学内容基础上,课程安排可以灵活,增加国学、中医经典(背诵)、传统文化、武术、中医实践、认药识药采药等内容。

升学考试 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也可选择报考中医、西医院校。选择考入中医院校者,可在入学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资金来源 可以国家投入、社会以及爱心人士投入等多方筹措资金,亦可以设定相应的基金会。

目前,对于需要从娃娃抓起的行业,有少年艺术学校,有少年体育学校,有少年武术学校,作为传统文化精粹的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亦需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