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启建中医药博物馆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1-29

将展出民间搜集的4000多件珍贵文物

本报讯 天津中医药大学1月28日透露,该校计划在新校区内建设的天津中医药博物馆即将动工,预计2011年9月投入使用。博物馆建成后,将妥善安置该校几代师生从民间搜集整理的4000多件珍贵中医药文物。

泛黄的线装册页上记载着的手抄药方、精致小巧的清代青花虎头脉枕、郎中走街串巷握在手中的铜质摇铃、带着绿色铜锈的青铜中药罐、同仁堂南京分店用过的牌匾……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筹集组的临时仓库里,这些珍贵的文物挨挨挤挤地被安放在架子和桌几之上。

一个大灵芝十分引人注意。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筹集组负责人介绍,这称之为“千年灵芝”绝对不为过。灵芝有半个脸盆大小,深紫色的表皮上覆盖着些许白色粉末,整个灵芝厚重而坚挺。“这个灵芝已经钙化成石,岁数绝对千年有余。从体积和古老程度上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标本。”

仓库中,靠墙排列着的有300多块各式的老药铺牌匾和药幌,做工都非常细致考究,散发着古老的韵味。其中有同仁堂分店的烫金招牌,有许多郎中诊所的匾额,也有患者敬赠名医的惠存,夸赞“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等。

单单说那研磨药粉的研钵,这里就有形形色色近百种,最小的一个是用来研磨药材蟾酥的,体积只有核桃大小,整套的研钵和捣药锤是用一块良好材质硬木雕成。体积大的青花瓷研钵,像个直径超过半米的大碗,捣锤也有棒球棒大小,材质以铜、木、石、瓷、陶为主。这些形态和装饰各异的中药研钵跨越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医文化,实践中不断改良和细分了它们各自的具体用途。

中药的种类很多,为了盛放这些中草药,各种瓶瓶罐罐也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这些文物以明清朝代以后的居多,其中几个汉代青釉陶罐和外饰鱼纹的宋代梅瓶是其中重量级宝物。

据了解,这些文物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几代师生捐献、搜集和征集而来的。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建成后将供人们免费参观。(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