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务实地培养农村中医人才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7-01
□ 杨显正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卫生局 牟重临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要发展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最迫切的就是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条:学院培养、师带徒、自学成才,这三条路各有优缺点。如果将以上三条路综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加快中医人才培养的理想方法,将有利于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培养方法
根据农村社区全科中医的成才特点,我们实施了新的培训规划。近二年来,定期集中基层年轻中医,以临床带教与课堂讲座相结合,实用型课程设计与答疑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的宗旨是开启理论思路,提高临床能力,为加快年轻中医成才创造条件。
培训对象:本地区各基层医疗单位在职的年轻中医师,其中乡镇卫生院的学员占70%左右,大多数是有2~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药高校毕业生。
聘请教师:培训班的任课教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均挑选本地区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的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他们大都有三四十年以上的临床工作和带教经历。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员的业务知识面,还特聘了邻近各县市有名望、有特长、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来作专题讲座。
课程设置:每年定期全脱产培训学习2次,每次2~3个月。学习期间,随师临床见习与集中讲课相结合。课程重点在提高各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常见疑难问题的能力。同时安排了中医学与哲学、中医的思维特征、中医学的现代优势、中医人才学、中医伦理学、中医经典著作临床导读、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成就、中医的辨证与辨病、中西医学的比较、中草药的现代运用延伸等学习内容。
保障机制:为了使培训班办得顺利、有成效,主管部门给学员单位一定的经济补助,针对学员的学习表现制订了激励措施,领导与学员直接沟通,随时解决学员所碰到的实际问题,使学员们学得安心、学得称心。
教学相长:临床带教老师尽量让学员作临床试诊,因人施教,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医的生命力。由于学员大都有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能带着问题学,许多问题与临床难题联系紧密,不但活跃了学风,学员们提高也较快。有些学员随学随用,效果立竿见影。
培训成效
培训班在加速我区农村社区中医人才建设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学员回到基层工作,大都能学以致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对中医临床增强了信心。过去门诊看病人要开二张处方,中西药各一张,是因为使用中医药治病把握小。现在对中医药治病逐渐自信起来了,如对有些高热,咳嗽,腹泻等,不用抗生素,单纯中药治疗就效果满意。所以说,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药治病的信心增强,中医药治疗率提高。
加速中医学术水平的提高。学员在基层碰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可及时得到解决,胜过电视远程会诊。有位山区卫生院的学员对久咳不止、慢性荨麻疹、顽固性头痛(脑外伤后遗症)三个不同性质的疾病,抓住其发病的共同特征,巧妙地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切体会到中医时间医学的奥妙,认识到“经方”在基层医疗中大有用武之地。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学员们不仅学到了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被老师们诚恳的服务态度所感动。回到自己岗位,学员们的服务态度改善了,服务项目扩大了,就诊的病人逐渐增多了,业务收益也明显提高,无形之中在群众中提高了中医药的声誉。
在农村社区服务中显示出中医药优势。农村社区的医疗卫生工作还有许多预防保健内容,结合中医传统的养生思想,特别是开展“治未病”服务,很受群众欢迎。学员们深深体会到在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工作中,推行中医药保健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容易与群众产生共鸣。结合本地农忙之前农民们要配些补药强健体质的风俗,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就运用中医的养生与辨证观点去指导,因人、因地制宜,使群众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又如开展冬病夏治,对入冬易发作的疾病进行普查,提前干预,取得了实际效果,使中医药的防治手段深入人心。
长期务实是人才培养的出路
目前农村社区中医药人才缺乏严重,短期内又难以补充全科中医师。而中医药 “简、便、验、廉” 的特点又正是目前农村社区最需要、最适合的服务。要加快培养适用农村社区服务的中医人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与迫切需求的矛盾,师承教育与师资缺乏的矛盾,全科中医师工作量大与收入低的矛盾。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认识到农村社区全科中医人才的培训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员们回到原单位后,还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培养,真诚地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要为基层年轻中医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关心他们的业务发展,增加短期培训与进修学习机会,定期组织青年中医学术交流及疑难病症讨论,让他们多接触良师益友。
许多中医药人员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坚持不下去都是经济原因。所以在制定农村社区服务制度时,要解决好全科中医师工作量大与收入低的矛盾,要对中医药采取倾斜政策,如增加中医药治疗的报销比例,向中医药倾斜的幅度要大一些,使群众在接受中医药服务时得到实惠。卫生管理部门要出台有关发展中医药的激励政策,鼓励长期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促进青年中医健康成长,成为新一代的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