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卫生局 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0-18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古燕之地,尧帝故乡,被誉为“中医之乡”、“中药之库”。2007年8月16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到保定后,保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仪式,市直10多个有关部门鼎力相助,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将这项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生动感人。此项活动的显著效果使保定市卫生局党委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中医药的魅力和影响。保定市卫生局决定以“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为契机,结合保定市的实际,开展一系列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活动,如计划用3年的时间,实施“百名名老中医进农村、进社区,创太行之路、治未病之路”的大型公益活动工程,开展百名名老中医评比活动,开展百名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成立保定市中医药“治未病”研发中心和开设“名医堂”保健院,收集和整理保定民间验方,开展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中医药的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等特色和显著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扬,全市上下出现了崇尚中医、使用中药的热潮。同时,这些活动还拉动和促进了中医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08和2009两年,保定市的多项中医药工作居全省前列。目前,保定市中医药的发展战略已发生深刻变化,从“振兴中医药”向“发展中医药”转移,由“中医药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转变,中医药复兴的旭日,已在保定大地开始冉冉升起。

搭建中医药平台

让民众体验中医药优势

近些年来,中医药的发展速度之所以比较缓慢,特色和优势之所以不断淡化,服务领域之所以渐渐萎缩,除“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在坚持和执行上有所偏差外,更主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这几代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历史、特色和优势认识不足,有的人怕中药味苦,从来就不吃中药,有的人嫌中药疗效慢,也从来不看中医。为了让他们信服中医药的作用,作为中医药的主管部门,必须为其搭建一个平台、开辟一个广阔的用武之地,靠中医药自身的生命力去武装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重振雄风,再铸历史辉煌。为此,保定市卫生局借助“中医中药中国行”的东风,不失时机地开展了“中医中药保定行”宣传活动。

“中医中药保定行”时间一确定,保定市卫生局就开始广泛宣传,向社会发出了振兴中医事业的倡议书(2007年8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全文刊登),组织各参加单位制作展牌,印制了大量宣传资料,并与宣传部门积极沟通,得到了电视、报纸、电台等媒体的大力支持,把“中医中药保定行”的目的、意义、活动形式及时间,提前一周以版块、字幕等形式进行了宣传播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活动信息,并积极参与,保定大学生联合会开展了支持中医签名和中草药动植物标本展览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期间,在保定、安国、唐县三个主会场参加人数达数万,现场发放中医药书籍、中医特刊、养生团扇、中草药扑克近万份,接待义诊群众1.1万人,慰问敬老光荣院老人48名。这次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现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提出的“开拓创新,打造品牌”的目的,提升了守真文化品位,提高了中医文化地位,《保定日报》、《保定晚报》、电视台都在第一版、第一栏目进行了重点连续的报道。2007年8月17日、20日《中国中医药报》分别在头版以《保定守真文化节掀起中医中药河北行新高潮》、《千年药都一片沸腾》为题进行了报道,王国强副部长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各位领导给予了“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仪式现场组织严密,群众发动充分,活动内容创新”的高度评价。

百名中医上太行

为老区人民送医送药

保定市卫生局组织百名中医上太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宣传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更主要的是为老区人民送医送药,献一份爱心。保定市有6个县位于太行深山老林,长期缺衣、缺食、缺医、缺药,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仍头顶“国家贫困县”、“省级贫困县”的帽子。

太行山是革命的摇篮,老区人民为抗击日军侵略、为共和国成立曾做出卓越的贡献。饮水不忘打井人,为报答老区人民之恩,保定市卫生局曾多次组织医务人员上山送医送药,也曾受到省领导的称赞。

此次活动首先深入到涞源县的黄土岭、易县的狼牙山、阜平县的城南庄等革命老区,为老红军、老八路、军烈属、孤寡老人义诊。城南庄光荣院有8名长期患气管炎、腰腿疼等慢性病的老八路,他们得到治疗后,感动地落下激动的泪水。一位老红军叫朱二喜,他紧紧握着一位曾6次为他看病的老中医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是毛主席、杨司令员派你们来给我看病的?这么多年了,还没忘记我们,还是共产党好啊。”

三年来,保定市卫生局走遍了6个山区县的村村镇镇,接诊患者10万人次,发放药品20万元,科普宣传资料15万份,保定中医名人通讯录6000多册,使中医药在群众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百名中医进农村

壮大农村中医药队伍

保定市是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卫生资源在城市,由于这种比例严重失调,致使不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这次“中医中药保定行”活动中,除在集市、庙会和村镇进行大型义诊、宣传外,重点是帮助当地政府建立健全中医药县、乡、村服务网络。

一是抓“龙头”,帮助各县(市)继续开展创建国家和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活动。在县、乡、村中医三级网络服务体系中,县级至关重要,只要抓住这个“龙头”,就会纲举目张。目前这一创建活动已取得明显效果。全市22个县(市)中容城县率先进入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行列。唐县、阜平、望都、涞源、易县等五个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县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安国、徐水、曲阳三县已达到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另有10个县被评为市级中医工作先进县。

二是抓中枢,强化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其作用举足轻重。百名名老中医下乡后,首先深入各卫生院进行传帮带,重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造就人一个,惠及一大片”。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已初具规模,311所乡镇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科,并配备了中医师;267所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药房。

三是建基业,造就一支“永久牌”的中医队伍。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在“中医中药保定行”活动中,重点抓人才的挖掘和培养。3年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办法,先后培训了10000多名中医人员,并从中推荐700名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考试和考核,其中有518名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中医执业医师证书,从而壮大了农村中医队伍,为中医药的复兴和发展增添了后劲。

百名中医进社区

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社区乃城市细胞,对营造健康城市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次活动中,保定市卫生局组织百名中医进社区,强化中医药治未病、慢病的宣传。

一帮,即全面扶持,做到硬件不软,软件更硬。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保定市中医院等4个市直大医院,分片承包了三个市区的社区中心,制定了帮扶计划,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社区中心有了支持后盾以后,疗效高了,群众认可了,病人不断增多。

二教,即传、帮、带,全面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去年,在“中医中药保定行”活动中,以新市区这个全市中医药先进社区为施教标准,开展了“打造精品社区”的活动。目前,全市15个社区中心、88个社区服务站都能全方位地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六位一体”和“中西医一体化”中医全科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三治,即未病先防、先治。目前一些“亚健康”病是社区医疗的主攻方向。保定市卫生局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市局制定下发了《保定市中医“治未病”实施方案》,在市直4所中医院建立“治未病”专科,在市区三个区9个社区中心设立“治未病”接待中心,调查发病原因,建立健康档案,更好地指导社区居民开展日常保健及常见病中医自我疗法、合理生活膳食和中医健康调养。二是普及“治未病”知识,建立群防群治体系。去年,鉴于慢性病突出的实际,邀请社会上有名望的离退休老中医、专家,开展慢性病的研究分析、科普宣传和会诊治疗。三是传授中医药“治未病”的适用技术。去年,组织市直各中医机构专家,到社区传授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技术,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把中医的针灸、拔罐、按摩、理疗等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搬进了社区中心,发挥其治慢性病的作用。目前,保定市居民对中医药的依赖性逐渐提高,用中医药的热情不断攀升。

百名名医进讲堂

普及中医药知识

为进一步深化“中医中药保定行”活动成果,深入宣传中医药,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疗效,从2008年开始,保定市卫生局与保定电视台联合举办《中医面对面(健康有约)》栏目,开辟“中医大讲堂”介绍名院、名科、名医,宣传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技术。在报纸开办专栏,每周介绍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知识,搭建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桥梁。

为了配合“百名老中医进太行”大型公益义诊活动,保定市卫生局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板报、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还把印制的保定名医册5万份下发出去,在中医门诊病历的正背面宣传中医专家,在中医按摩和美容教科书正背面宣传名医名院,每次义诊都组织专家讲座,每次活动邀请媒体跟踪采访,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发挥中医药在防控传染病中的作用

应对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保定市卫生局反应敏捷,行动迅速,为了使中医药早介入,借鉴过去非典的经验,迅速召开多次保定市名老中医专家研讨会,制定下发了《保定市防治手足口病预案》、《保定市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预案》,并成立防治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中医专家参与卫生局救治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患者工作。多次组织名老中医专家深入到社区、定点医院和农村,结合义诊活动,进行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知识宣传,印发了防治手足口病宣传册子3000份,中医药防控甲型H1N1流感宣传单10000份,在电视节目中请中医专家介绍防治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知识,组织中医儿科及中医脾胃病专家到定点医院会诊,进行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到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义诊、会诊、查房共14次,救治患儿200余名,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防治急性传染病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市开展甲型H1N1流感救治模拟演练,成立保定市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应急梯队,做到了在关键时刻中医药能拉得出,打得赢。

保定市卫生局在防治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动手早,发动充分,有切实可行的防治预案,为保定市防止重大疫情的爆发流行起到关键作用,大大降低了重症发病率,受到相关部门表彰。

制定中医药扶持政策

使中医药工作落到实处

保定市在省内率先下发了《保定市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此意见针对保定市中医药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保定市卫生局发文,在县级中医医院使新农合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享受下级医院的待遇,以鼓励群众更多地使用中医药;为了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制定保定市百名名中医师带徒管理办法,要求每名名老中医带1-2个徒弟,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做贡献;为了使民间中医药验方及一技、一药、一术不失传,组织成立保定市中医药民间及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要求经过省局考试考核合格的456名基层中医执业医师,撰写论文。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还为其进一步深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治未病”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保定市卫生局成立了中医“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保定市中医“治未病”实施方案》,并确定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保定市中医院及有条件县(市)中医院建立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在保定市三区每区确定3个中医示范社区,重点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卫生局按照《实施方案》,首先在电视台开辟专题节目,每周2次播放中医“治未病”讲座,每月2次由市卫生局带队,组织名老中医专家携带中医药品、医疗器械等深入农村、太行山区或社区,发放“治未病”宣传材料,开展“治未病”培训、讲课、义诊和咨询等活动,使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召开工作会议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各自经验,进一步布置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工作以及试点单位、协作单位社区的具体任务。同时请中医药“治未病”专家对有关人员分别进行培训,各单位都制定了实施细则。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在中医体检科或慢性病门诊开展中医药“治未病”专门门诊,由专家坐诊指导。按照市中医药“治未病”研发中心制定人体健康体质诊治表,针对就诊的每位患者认真填写,并做体质辨别,提出治疗方案,各试点单位、协作单位及社区“治未病”办公室及时收集整理,反馈给市中医药治未病研发中心,中心经过信息处理,由专家进行辨证分析,出具中医药处方、制剂和防治方案。到保定市亚健康中医药预治中心,进行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

加大投入

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历史悠久,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保定市卫生局在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挖掘中医文化瑰宝方面做出明确要求,结合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全市大部分中医医院均有针对性的布置和落实,在医院核心价值、医院宗旨、医疗理念及办院方针上体现出了各地中医药文化特色潜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议和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工作,努力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重点专科。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义诊服务,认真做好中医药“治未病”工作,使中医深入人心。从医院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确保中医文化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和传播。

中医医院在相关管理和医疗服务、环境、流程上也细致体现中医药文化。各县(市)级中医医院,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尽最大力度在科普宣传、便民特色体系服务、特色专科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氛围。各县(市)级中医医院深入开展“百名名中医进农村、进社区、进太行、创太行之路”和“治未病”之路活动,在宣传国家中医药政策惠及百姓及开展中医药“治未病”等方面走在了前面,使中医药文化走近百姓及广大患者,使中医药和谐健康的理念得以体现,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度,为各中医医院医疗资源的开拓打下了好的基础。

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通过开展“双名双进创双路”等活动,启示颇多,体会颇深。我们发现,要想让中医药复兴和发展,仅靠几次活动是不够的,这只能起到一个宣传发动作用,还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必须研究出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发展中医药的思路。我们今年的做法是,把这项活动引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一)成立保定市百名名老中医“双名双进创双路”活动领导小组,列出活动日程表,保证活动健康发展。

(二)签订市直医院、市直中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责任书。

(三)签订市直医院、市直中医院对口支持县(市)中医院责任书。

(四)签订保定市县(市、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责任书。

(五)签订保定市中医药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进太行”赴山区县义诊责任书。该责任书明确了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主管监督部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追究措施,确保责任书的法律性。

(六)成立保定市中医药“治未病”研发中心、保定市“名医堂”中医药保健院。研发中心负责辨析、评价、制定处方和方案,然后转到“名医堂”中医药保健院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