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机制增强中医院发展力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1-04

□ 谢延新 杨光升 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

中医药事业发展欠佳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转换管理和运营机制,才能发展好中医院。

中医院发展后劲不足

各市地的县级以上中医院,大多创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是基于政府全额拨款的计划经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满怀着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真切希望,纷纷走进了中医院的大门。发展中医药,建设中医院,得民心、顺民意、合国情。

如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开诊于1984年,汇集了全区各县10余名享有一定声望的中医师,中医科室齐全。当时虽然是简易门诊,但门诊量大,复诊率高,中医药医疗技术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较高的认同度和信誉。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一直延续至80年代末。

我国中医院的发展轨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自1985年到1990年,为计划经济时代,是快速发展期;自1991年至今,为市场经济时代,是相对稳定期或者说是发展滞缓期。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拨款可满足一时之需;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拨款比例逐年减少,微薄的拨款与快速增长的花费相比缺额较大,使医院生存压力增加,发展后劲不足。虽然业务收入总体上来说是逐年增加的,但主要是因为药品价格和诊断治疗费价格提高而致。如果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则会发现基本相当。成本增加明显,赢利不多。

作为一个医院的主要业务收入,一是药品差价,二是检查治疗费,三是手术费,四是医技检查费、五是床位占用费和门诊挂号费。在这五项收入中,第一项和第二项收入是多数中医院主要的经济来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针灸推拿、骨伤、痔瘘等收入,这是靠中医特色优势赢利的主渠道。但“简、便、验、廉”特色优势的一个“廉”字,决定了不能高收费。

第三项是手术费,这是其它综合性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在中医院却是弱势。第四项是医技检查费。医技检查靠设备,昂贵的医疗设备中医院无力购买,己购进的又不能充分利用,投入产出比甚小,除去维修和耗材,赢利也不多。对于第五项床位占用费和门诊挂号费来说,取决于门诊量和床位数及床位占用率。近30年来多数中医院的床位数未得到扩建,并且年久失修,条件简陋,所以,此项收入仍属微薄。

中医院运营问题多

纵观我国绝大多数中医院的现状,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中医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从全额事业单位转变为差额事业单位,拨款数额逐年减少,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发展失衡。

二是经济实力不足,发展举步维艰。多数中医院规模小,条件差,不能满足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百姓在选择就医时,必然选择条件好的,在中医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只有“好”与“差”的选择,没有“中”与“西”的选择,这是造成病员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是人才流失。医院职工所向往的,一是医院的发展前景,二是劳动所得和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由于多数中医院效益低下,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四是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各中医院追逐经济效益导致过度医疗消费,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使国家的医保基金支付额度大幅上涨。造成人民群众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不满,甚至出现医患矛盾和纠纷。

五是很多中医院为了创收偏于西化,中医药利用率偏低,特色科室减少或缺失,中医功能萎缩。但是,单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却明显好于固守中医阵地的中医院。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划归全额事业单位,改革运营机制

首先,要体现中医院的公益性质,在管理模式上,政府应当把县级以上中医院重新划归为全额事业单位,纳入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和保健养生体系;并加大投入,使中医院重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和保健养生理论是强大优势,并在以住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疾病预防控制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中医院纳入全额事业单位管理。

其次,中西医结合是实现中西医并重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运营不佳的中医院和发展良好的综合医院合并,保留医院名称,加挂附院牌子。一家医院,两种机制,实行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运营管理制度。这样,既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技术资源互补、设备资源共享,又能更好地实现中西医结合。

再次,国家要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中医院监管考核体系,并按考核成绩进行奖惩,但要规避趋利倾向。

中医院要重医德、强特色

发展中医院离不开名医的促进作用。华佗、李时珍等医学大家,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医,皆源于他们肯钻研、敏思考、能吃苦,有以济世活人为目的的良好医德。所以,要教育和引导职工,增强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努力奋斗的思想品德,努力攀登医学高峰,鼓励他们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壮大不懈努力。

此外,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并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保健养生等公益活动中去,切实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