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玲:社区应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1-10
本报记者 周颖
常淑玲
去年11月,法国医疗代表团到北京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他们对这个社区的就医环境、中西医结合健康自测小屋,以及鲜明的中医药特色深感意外并羡慕不已。如此受到外国医疗专家好评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这在中国可能为数不多,但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确确实实做到了。
该中心主任常淑玲告诉记者,在社区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这对维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大有裨益,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意义深远。
加强自我管理
建立免费健康自测小屋
“居民健康需要社区医生的指导与治疗,但主要还要自我管理与防护。”基于这个思想,在政府的帮助下,该中心建立了西城区首个居民健康自测小屋。
小屋面积不大,分为两个区。一区主要是心血管、肺功能、心电图、骨密度、血压、血糖、眼底等自测检查系统,签约辖区居民只要用社保卡在机器上一扫,就可以进行健康体检,其数据记入居民健康档案。
二区有中医五脏相音辨识检测系统、健康状态检测系统和证素辨识评估干预系统。如五脏相音辨识,即社区医生通过对患者声音状况进行25音分类检测,提出患者脏腑以及经络功能的“状态评估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社区医生进行个体化调护指导,或进行饮食干预、起居调养、情志调摄,或做进一步检查,或采取按摩保健等相应措施,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身为中医师的常淑玲介绍,五脏相音辨识系统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人发音和精密仪器,判断人体脏腑和经络的健康状态,及时制订经络调整方案,包括穴位贴敷、疏通经络等,对居民健康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这个小屋从去年8月开始建设,试运行阶段有200多位居民率先尝鲜。“以后测血糖、做心电图、测骨密度就不用去大医院了,在社区就能做了。”王大爷说:“在大医院做这样一套检查,怎么也要上百元,在这里做都免费,当然很高兴了。”
在开展慢病管理方面,对签约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进行跟踪管理和生活督导,帮助患者“平衡膳食,适量活动”,改变“多吃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开展“三全”服务
实现社区中医药全覆盖
“针对辖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的社区中医药服务,是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常淑玲说,中心以及下设的7个服务站,在中医适宜技术、饮片、中医药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覆盖。据统计,该中心2010年前10个月与2009年同期相比,中医药服务门诊人次增长到63.7%。
中心的中医诊区近800平方米,有针灸、康复、理疗等科室,能开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贴敷、刮痧、熏洗、捏脊、艾灸、耳针、穴位注射、离子导入等10种以上中医药服务。7个服务站也设立相应科室,能开展6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扎一次针灸4元钱,报销90%之后,自己才花4毛钱,真是又方便又便宜!”一位患者是网球肘,经过针灸之后,觉得舒服多了。
“这里的中药饮片比较全,比大医院便宜多了,汤药可以代煎,煎药费也可以报销。”从中药房取回汤药的刘阿姨一边走一边说。常淑玲介绍,中心有饮片430余种、中成药218种,为整个辖区提供中药饮片、中药颗粒配方等服务。虽然下面的服务站没有中药房,如果患者需要吃汤药,把处方传真过来,中心负责调剂、送药;需要代煎的,会将煎好的汤药专门送去。
居民李玉英患半身不遂,走不了路,跑了几家医院治疗都没有明显效果。听说中心康复科按摩不错,就在家人的搀扶下慕名前来就诊。接诊的中医负责人王淼认真负责,热情服务,想出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理疗、热敷、足浴等。9次治疗之后,李玉英就可以走路、下楼了。对此,李玉英特别感动,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
他们在探索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的中医全程健康维护工程的同时,也将中医药的健康服务融入特殊人群之中。对待老人,制订中医保健方案,提供上门服务,免费为60岁老人提供中医药体质辨识服务等;对待妇女,提供女性青春期、产褥期、更年期的中医健康服务,传授中医药优生优育保健知识;对待儿童,运用中医药方法解决婴儿夜啼、小儿厌食、小儿遗尿、儿童多动症等健康问题。
注重健康教育
组建青年中医讲师团
那是去年7月的一天,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举办中医健康教育讲座,吸引周围的许多居民前来参加。社区青年中医师高艳、刘美颖主讲的“艾灸养生”和“中医保健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上现场演示,受到居民的一致欢迎。
高艳向居民讲解了艾灸的养生原理、基本操作手法以及治疗头痛、头晕、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穴位,使居民在了解艾灸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艾灸的神奇疗效。刘美颖讲解了中医保健操的基本要领以及注意事项,手把手地指导居民如何做动作。居民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边听边练,收获不小。
其实,这只是该中心青年中医讲师团的一次活动。自2009年开始,中心组建了社区青年中医讲师团,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他们巡回社区演讲20多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饮食养生、四季养生、慢病防治等,受益居民达几千余人。常淑玲说,这个讲师团由10人组成,都是新进的本科生、硕士生,主要采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促进中医药进社区,进家庭,也为中医人员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这支年轻的团队。
同时,该中心还组织专家编写中医“治未病”宣传折页25种,如药、酒、茶、果、食等,印刷近20万份,免费发放给居民;在大厅、走廊、诊室等设置中医知识展板、中医格言、中草药展柜,并形成统一风格,营造中医药氛围;依托已形成规模的家庭保健员组织,在社区推广太极拳、八段锦、太极球等健身活动。居民张大叔说:“做完八段锦,微微汗出,感到浑身很舒坦。”他表示,自己要坚持长期练下去,还要带动家人、街坊邻居共同参与,共同受益。
常淑玲说,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使人们保持心态平衡,避免疾病发生发展。“先医其心、后医其身”的中医理论,就说明人的七情与疾病关系密切。因此,中心正准备继续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在中心岐黄馆内建立中医心身医学科室,邀请专家坐诊,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