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来临 科学防控不恐慌
背景
8月1日,青海省卫生厅正式对外公布: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一起疑似鼠疫疫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肺鼠疫,截至目前已确诊病例12例,其中2人死亡,其余10人主要为死者亲属。
8月6日,疫区的医学专家称,鼠疫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不会扩散,没有造成新发病例,继续住院隔离治疗的9人病情也较稳定,留观人员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虎教授5日介绍,首例患者发病原因可以确定由自家散养的狗引起。
8月8日,海县鼠疫疫情解除封锁,除3例死亡病例外,未出现新增病例。
鼠疫,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最近的新闻却让我们感觉到了它临近的脚步。有资料显示,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我国青海已经发生了3次鼠疫疫情。鼠疫为何会频频在青海发生?面对鼠疫疫情,我们该做好哪些预防?一旦发生鼠疫,又该如何科学防控?
我国鼠疫史
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患者临床表现为咳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等;肺部体征较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本病的特点是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一般死亡原因为休克及呼吸衰竭。
在我国历史上,鼠疫流行区包括21个省区的638个县(旗、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滇南等地区。我国鼠疫发病高峰期为1860年至1949年间,其中,在1890年至1909年达到最高峰。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鼠疫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间病例的发生均出现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及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呈散发或较小范围内的暴发状态,发病率急剧下降,但发生人间鼠疫的危险依然存在;至20世纪80年代,鼠疫疫情又重新活跃,90年代疫情明显上升,1981—2000年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内蒙古9省(区)发生人间鼠疫699例。
目前,我国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
青藏地区较容易发生鼠疫疫情,这和当地特定的环境有关:一是作为历史上多发的疫源地,野外一直存在鼠疫杆菌,二是当地农牧民有剥食喜马拉雅旱獭、喜马拉雅田鼠的习惯,而这两种动物都是鼠疫主要宿主。
肺鼠疫可防可治
此次青海鼠疫疫情,大家不必过分恐慌。鼠疫这种传染病由来已久,我国的专业防治人员对防控此疫已掌握了丰富的经验。肺鼠疫虽然凶险,但它也可用特效药治愈,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第3代头孢菌素、氧氟沙星等。在抗菌的同时也加强对症治疗,如抗心衰、抗休克、减轻中毒症状等。淋巴结未化脓者切勿切开,避免扩散。和患者接触过的人,可服用四环素0.5g,4/日或链霉素0.5g,2/日肌注,连续6天,进行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况且,许多省市也并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只要密切关注输入性病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在国内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疫情发生后,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疫源地处理等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目前,疫区及周边地区已依法封控,当地物资保障充足,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防控做到几要点
由于近几年有些地方对鼠疫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医务人员鼠疫防治意识不强,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动物鼠疫疫情出现了回升趋势。同时,由于我国许多省市多年未出现鼠疫病例,且鼠疫病例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医务人员在接诊到鼠疫病例时,有可能未及时发现,而导致后续疫情的扩大。因此,高度重视鼠疫防治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是防控要点之一。其次,还应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防治鼠疫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
如果发生疫情,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疫区居民如在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在外发现病死旱獭或其他病死动物,应及时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如果有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并及时上报。如接触过鼠疫病人,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战胜鼠疫,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只要诊治及时,多能治愈。其次,发生鼠疫时冷静应对,消除恐惧心理,做好各类医疗物资准备。第三,要提高鼠疫防护意识,把防治鼠疫当作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大家群策群力,就能把鼠疫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最后,提醒大家,发病前10日内到过鼠疫流行区,接触疫源动物,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警惕其罹患鼠疫的可能性。第一例病人的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预防与控制极为重要。
另外,对于到青藏高原自助行的游客们来说,应做好防跳蚤措施,尽量不要去吃旱獭等所谓的高原“野味”。
□ 贺雄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