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盛世凯歌催奋进
寅虎啸春展宏图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展掠影
坚实足迹创辉煌成就
47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坚实的脚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值得铭刻的辉煌成就。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巍然屹立,声名远播。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首家通过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
——全国首家“放心药房”建设单位
——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国家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全国示范中医院
——全国爱婴医院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
——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
……
闪光的荣誉背后,是丰富而扎实的实践。他们坚持办院思想——以质量为生命、以人才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优势,以法治院,科学规划,和谐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他们秉承办院宗旨——突出中医特色,全面发展,做精临床,做强保健,做大医院。他们立足发展目标——省内龙头,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研究型中医医院。
闪光的荣誉面前,是抢抓新机遇,创造新成就。2007年以来,医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科学规划医院的发展蓝图。在巩固“医院管理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组织专人,整章建制,修订、制定、完善了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10部《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其中新增规章制度147项,修订完善236项,涵盖了各项医护常规,包括医疗事故、医疗规范和处理预案、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院内方案、基本药物使用原则等方面,强化了医疗质量管理,督促医院各项制度的落实向规范化方面进行,取得新的成效。
在坚持中医院姓“中”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他们积极整合中西医优势,在政策导向上,加强院内管理,开源节流,降低医疗成本。突出中医特色,不断提高中医疗效。
六大举措铸过硬品牌
怎样打造黑龙江中医的品牌?如何增强医院的竞争实力?近年来,在医疗改革实践中,院长郭鲁义和他领导的团队创新思维,开拓进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创新机制,挖掘潜力。
为提高医院卫生资源利用率,经过反复论证,院长郭鲁义确立了“三个实现”的经营模式,即实现由西医增长模式为主向中医增长模式转变;实现由药品收入模式为主向医疗收入模式转变;实现由强调毛收入观念向利润增长观念转变。三年来,医院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快速提升,有力推动了医院全面发展。
二是成立名老中医工作室,注重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继续教育。
医院先后成立了13个名老中医工作室,认真总结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经验和技能。2009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的“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站)”评选中,该院韩百灵、董清平老中医工作室获得了“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这是医院继韩延华教授、段凤丽副教授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以来,再次在中医药学术传承方面获得国家级荣誉。
“韩百灵名医工作室”、“董清平中医骨伤名医工作室”分别由韩百灵的学术继承人韩延华和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董清平负责。这两个名医工作室对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归纳,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使之发扬光大,现已成为学术传承交流、人才培养、特色医疗服务以及中医文化展示的平台。
三是不断营造浓郁的中医氛围,探索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绩效考核制度。
早在2007年,医院率先在黑龙江省中医行业设立了“突出中医特色贡献”奖,鼓励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方法,在针灸、中医整骨、推拿、中医保健、中医特色护理、中药饮片、院内制剂等方面制定措施,促进中医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既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更体现了中医院姓“中”的本色。
四是通过加强重点专科、重点专病建设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完善中医临床路径。
推动临床路径在中医院生根开花,发挥作用,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为此,医院通过加强重点专科、重点专病建设和单病种质量管理,针对医疗、护理工作开展了临床路径的研究和探索,制定了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制度、职能部门职责及工作程序,便于及时总结临床经验。目前医院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已通过中期验收,3个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已经上报参与协作组研究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医院重点病种的临床疗效迅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增加。
五是推进文明单位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实际,努力创新,面向全院职工开展了征集院歌和院训活动,不断加强医院文化的内涵建设,以“爱院如家”、“一切为了病人”为主线,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既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道理”来说服人、教育人,又用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小道理” 来启发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干部职工的心坎里,让干部职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医院大家庭的亲切和温暖,同时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秩序和医疗安全,制定行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和实施办法,树立廉洁行医的良好形象,时时处处构建和谐,为医院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六是抢抓机遇,做大医院,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为提高综合实力,推进中医院诊疗现代化进程,医院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逐年增加投入,如投入40万元改造2个中药房及药库,投入300余万元用于诊疗环境的全面改善,斥资1000余万元对医疗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其中尿沉渣分析仪目前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台,极大地提高了医院诊断水平和抢救危重急病的能力,完善了医院综合服务功能。
实施六大举措,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开创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医院的患者认可度和社会知名度又有新的显著提升。2008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列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这是黑龙江省医疗卫生系统及高等医学院校中唯一一家国家级研发基地;2009年,该院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精心谋划建临床基地
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将通过3年建设,使黑龙江省中医临床研究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水平,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将拉动全省生物产业整体水平,带动北药资源开发,为实现中医药热省、大省、强省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全面建设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院成立了由医院党政“一把手”任主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主任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组织机构。该机构下设项目办公室、临床研究中心、实验中心、信息中心四个部门,具体职责是:项目办负责基地发展规划、项目论证、立项、审批、验收等;临床研究中心负责管理研究病房、研究门诊及临床疗效评价等;实验中心负责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为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数据,开展中药研究开发工作;信息中心负责数据处理、分析、统计和网络管理工作,着手建立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业务方面的数据库。
2009年初,医院启动了中医临床研究楼设计工作,确定了新建中医临床研究楼和改扩建工程的内部布局和使用功能定位,将中医文化特色和现代医院设计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制订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业务建设方案》。
医院将新建中医临床研究楼6.26万平方米,建成后可为哈尔滨市居民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中医药诊疗平台,同时也将开发中药新药投放市场。
根据中医临床研究楼建设需要,医院提前完成基地建设2个配套工程:投入1000万元新建锅炉房,安装了两台15吨的供暖锅炉和一台4吨的蒸汽生产锅炉;投资近1000万元,完成了数字化医院计算机网络工程(基地建设的网络平台)建设,目前正在抓紧调试。
又是一年春草绿,豪情满怀谱新篇。作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人民白衣战士为人民的神圣誓言,在构建现代化公共卫生救治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勇于改革,肩负起救死扶伤、造福社会的神圣使命,树立医院的公益仁爱形象,为建设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振兴中医药事业,保障百姓健康做出新的卓越贡献!(张锐 李小莲/文)
链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原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医院坐落于哈尔滨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全院开设床位744张,有2个门诊部、3个住院处区、15个教研室。正式在编职工946人(含教学编制人员),其中正高职87人,副高职177人,有博士学位83人,硕士学位169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名中医27人。
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目前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身螺旋CT、多功能X线系统、中央监控系统、超薄细胞检测系统、多部彩色超声诊断仪、尿沉渣分析仪等大型医疗、科研设备,总值超过1.9亿元,满足了临床教学、医疗、科研的需要。
医院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下设的所有二级学科。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从1996年开始相继设立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博士后流动站,全国第一名中医学博士后的培养出自该院。2004年,以全A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临床教学获得专家的高度好评;2007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首次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7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省重点专科、3个省重点专病,血液内科是全国治疗慢性再障中心。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拥有现代化化验室和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更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黑龙江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近年来,获得各类课题立项400余项,摘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40余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计划项目1项资助,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级(自然类)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