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外资本大举进入公立医院公众基本医疗权如何保护

2004-05-13

据新华社讯(徐寿松 王军)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对民资、外资开放,在民资、外资挤压下的公立医院何去何从?当一个区域内的多家医院集中到大资本手里时,政府应作出怎样的制度安排,人们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权利才不至受损?

业外资本大规模进入医院

今年初,上海市决定将660家公立医院中的一半改制;如今,200多家医院已与外资合作。今年2月,金陵药业正式收购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3月,中国华源集团整体接收河南省新乡市最好的5家医院。同月,美国美中互利有限公司和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正式签约,成立中外合作营利性医院。4月,上海市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德国哈诺伯医学院合资建设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等等。

进入2004年,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松动,非医院业外资本大举进军医院领域。截至目前,仅浙江省民营医院总数就达到70家,占浙江医院总数的13.8%,浙江民营企业投入医疗产业的资金超过百亿元。华源、实德等几大集团至少还有200亿资金可进入医院。韩国SK集团控股的SK上海医院即将开业,其目标是5年内在我国开办20家医院,形成大型医疗集团。

资本效应:技术收费取代以药养医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志愿教授分析说,公立医院亏在定价体系、亏在内部管理、亏在人员压力。多年来,医院收费实行不含职工工资成本在内的计划经济定价标准,医院仅收取药品、医疗器械等成本费。经年累月,财政补贴压力越来越大,计划性收费机制已无法适应医疗服务市场。加之多年行政积弊造成的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奖惩与绩效脱节,而行政、后勤、退休等非业务人员多,医院负担日见沉重。

卫生经济学专家、复旦大学丁纯副教授指出,这些非盈利性医院要维持运转,便想到了提高药价。然而,药价利差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流入医院,而是到了部分医生手中。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医院不惜牺牲病人利益以药养医,却始终挣扎在收支平衡的边缘。

丁纯分析说,对于医疗收费,病人总认为只有医生在开了药、做了相关检查或手术后,才算是治病,才能收“诊疗费”,且不能高,因为政府已给医院补贴。丁纯说,旧体制下的医疗消费观念问题必须改进,这正是横在非赢利性公立医院面前的坎,而赢利性的民营或外资医院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民营医院依靠技术性、服务性收费。

张志愿指出,让技术、服务收费取代药价利润成为医院利润源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不同等级的医院门诊费相差无几,导致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使医生的工作热情得不到激励。出路在于:不同医院在技术性、服务性收费上拉开差距,社区医院和低次级医院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就诊量,一方面自我积累收入,另一方面按人头从卫生部门分享财政补贴;高次级医院则主攻疑难杂症,提高技术性受收标准。

丁纯认为,提高技术性收费既是资本效应使然,也是医院改革的大势所趋。这不仅能分流病员,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是公立医院走出盈亏困局的良方。

应保证老百姓看病的基本权利

面对大量公立医院民营化,百姓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消费的权利是会受损还是会增进?

卫生经济学主张,医疗消费有其双重性。作为维系社会健康的公共品,政府应保证每个公民能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消费,医疗消费又具有市场性。政府应把重点放在普通市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系统的提供上,而对日益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则要依靠市场提供。

据了解,上海市医院与外资合作以后都大量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和人才。这些医院只满足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需求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政府必须尽到提供公共卫生保障的责任,在考虑医疗需求的分层性的同时,必须优先考虑普通大众的基本医疗低消费的权利。

丁纯博士告诫说,一些地方政府大规模地让渡国有医院的管理权给有限的几家甚至是同一家集团,病人的市场选择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居民的医疗消费成本会否提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该到哪里去看病?一方面,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社区医院体系,必须保证在政府的控制下提供服务;同时,也应在改制医院之间保持适度竞争,避免低收入人群因医院提高服务收费而看不起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