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醇:国内市场尚需拓宽企业投资风险仍然不小
2004-10-29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食用糖最好的替代品木糖醇因热量低、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而逐渐走俏国际市场,木糖醇制剂及保健食品愈来愈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国内市场,木糖醇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目前国内生产的木糖醇90%出口,年出口量近2万吨,出口总额6000多万美元。
内销不尽人意外销市场通畅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国内油脂供应不足,导致甘油供不应求,我国开始了农业植物废料提取代甘油——木糖醇的研究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尤新教授说。他介绍,60年代初,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研究所水解研究室建立了木糖醇试验组,并投资建设了水解、氢化、分离等工序的实验车间,由此开始了以玉米芯为原料的结晶木糖醇的研制工作。
“我国玉米种植很普遍,所以木糖醇原料十分丰富。60年代后期,我国投资110万元,在吉林省吉林市建成了第一家木糖醇生产企业,1975年又在河北省保定市建成了年产300吨的结晶木糖醇生产车间。1978年以后,国内木糖醇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广东、福建、河北、浙江等省也陆续建成了以玉米芯为原料的结晶木糖醇厂,有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上千吨,初步实现了木糖醇的规模化生产。”尤新教授说。
应该说,木糖醇作为药食两用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应该是不错的,但实际上木糖醇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一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
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秘书长齐庆忠分析说,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国内企业在废料变黄金的指导思想下,围绕木糖醇项目一哄而上,企业激增到了50家左右。“当时有些企业质量根本不过关,市场发育也不成熟,再加上木糖醇生产成本较高,价格偏贵,中国的老百姓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拉动需求,使木糖醇的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木糖醇市场发展缓慢,企业效益不佳,迫使企业走上了优化资源配置之路。据了解,经过整合后,目前全国只剩下十几家木糖醇生产企业。河北保塑集团、山东福田药业、浙江华康药业、河南豫鑫药业(目前世界第二大木糖醇生产企业)等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均达到了5000~10000吨,市场集中度正在向优势企业靠拢。
近年来,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仅去年以来每吨玉米芯价格就从100多元人民币上涨到了300多元。幸好国际市场对木糖醇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在国内市场萧条的情况下,木糖醇生产企业纷纷扩大出口,抢占国际市场。2003年,国内木糖醇年产量2.6万吨,90%以上出口到了欧洲、美国、西班牙、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木糖醇已经占到世界木糖醇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北京健力药业是北京地区惟一生产木糖醇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赵力说,尽管国内市场每吨木糖醇价格达到了2.6万元人民币左右,略高于出口价格,但是国外市场份额比国内大,生产企业还是愿意把产品卖到国际市场。而且目前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已经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赵力认为,某一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与否,固然与企业对市场的培育与开拓有关,但关键还是依赖于国内经济的大环境和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供求基本平衡投资风险加大
对国内木糖醇市场的发展前景,尤新教授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他表示,近年来国内木糖醇生产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其收率均达到了90%左右,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每公斤木糖醇的市场价格大约是食糖的10倍左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人,并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而且国内高达90%的龋齿儿童,都是木糖醇的潜在消费者。“如果按糖尿病患者每人每天食用30克木糖醇计算,那么仅此一项,国内木糖醇年需求就可能增加20万吨左右。木糖醇跨药品、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工三个行业,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属于产品型和市场型企业,拥有技术优势的技术壁垒型企业很少。”赵力说。据了解,目前国内企业出口的主要是木糖醇原料和部分高端系列产品,如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木糖醇颗粒剂(0TC)及系列无糖饮料(正在申请专利)、餐桌甜味剂、针对儿童预防蛀齿的口含片等,特别是儿童防蛀齿含片出口潜力大,欧洲正在对我国这一产品进行认证。
“要想拉动国内市场销售,就必须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木糖醇的认识。同时,还应该联手国内的3万多家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木糖醇类糕点、巧克力、饮料等大众消费产品,既能丰富食品饮料企业的产品种类,也拓宽国内木糖醇市场。”尤新说。在国外,一些企业除把木糖醇用于药品、食品外,还通过微粉化技术,将木糖醇用于纺织品和化妆品。可见,国内木糖醇市场的开发工作还任重道远。
据了解,由于木糖醇外销市场看好,山东、江西等一些地区纷纷准备上马新建木糖醇生产企业。对此,有关专家告诫,目前国内消费市场尚未成熟,而国内已有的木糖醇生产能力已满足国内外市场供应,在此情况下盲目上马新的生产企业有可能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增大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