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科亟须分化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9-13
□ 张养生 陕西中医学院
中药学原称“本草”,时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应用,逐渐地改称为“中药学”。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临床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伴随着50余年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过程,编写出版教材已有八版之多。然而经过相互比较发现,其理论体系中除了《备述》部分的“本品含某某成分,能够治疗现代什么病”的内容有所变化之外,其他部分的内容增量与理论发展方面近于零。这不能不说中药学应用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明显地处在一种非常迟滞的状态。
主要内容为“临床应用”
学科内容构成基本情况
中药学学科内容由11部分组成,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发展、中药产地和采集、中药炮制、中药性能、中药配伍、中药用药禁忌、中药用药剂量和用法、各论、索引、中药中文名索引、中药拉丁学名索引等。作为一般理论研究只涉及前8部分内容,而后3部分内容仅仅作为查阅工具备用。全教材总篇幅为54万字,如果剔除前言、目录和各种索引部分,实际有效篇幅约为50万字。
总论部分内容构成情况
中药学总论由7个部分组成,总篇幅约4.1万字,约占到中药学有效篇幅的8%。其中,中药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部分,以文献内容为主,主要介绍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的研究及其成果情况;中药产地和采集部分,主要以植物学基础知识为依据,讨论天然药物的取材时间、地域及其方法等情况;中药炮制与中药性能部分,主要介绍中药炮制经验与方法及其目的,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出入和毒性等内容,是技术与知识相互关联的两大部分内容,既涉及炮制技术及其理论研究,又涉及临床经验及其理论研究;中药的配伍与禁忌和用法用量,主要介绍近代以前临床医学家的用药经验。这种知识结构中的任何一部分,均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各论部分内容构成情况
中药学各论部分,是对484味中药各味药物的系统阐述,具体有8个方面,分别是药名及其文献来源、药材科属与药用部位以及产地和炮制要求、性味归经、功效或功能、临床应用或适应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备述等。笔者经过内容统计后发现,其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四部分的篇幅总量,占到中药学有效篇幅的62.82%,说明中药学的主体内容是以“临床应用”为基本构架。
学科发展水平滞后
目前的中药学学科存在着两个概念体系,即中药学学科体系和中药学。前者有药用动植物学、中药栽培技术、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学等,主要是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科体系,除中药学以外的全部学科,均融入了大量的实验技术、化学概念等现代研究方法与学科内容;后者为中药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项内容——中药学,是以临床应用为主体内容的中医学专业学科之一,维持着传统经验的概念体系与内容。
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教学中却强调“性能是总论的重点”,“各论收载各地常用中药484味,掌握150味,熟悉150味”,言下之意,中药学中的药材部分、炮制部分和备述部分等内容,根本不作为重要内容,仅仅是“了解”而已。这势必导致中医人员不能全面地认识中药,甚至把动植物与中药割裂开来,对其性味、归经与功效等理论的应用,也只能停留在历史经验的水平和中药学教材理论内容的范畴。
自从高等中医教育开展以来,中药学就被归入基础学科体系,从事中药学教学的教师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划到临床医生行列之外,他们对于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也只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教材到教材,没有条件开展中药的临床观察及其正误性研究,使中药学理论的发展一直停留不前。
学科分化的构想
中药学学科分化是指将现有的中药学,按照内容构成及其发展水平状况,分化成4个学科,使不同性质的内容部分用不同的学科加以区别,有利于内容系统化,有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更有利于教学。
中药药材学
中医、中药自古不分家,中医药人员应该系统学习中药形态特征、生态特征、生产特征、炮制与饮片特征,从药材属性开始,研究并认识药物的种效关系、质效关系、龄效关系、地效关系和制效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中药的性、味、归经特征,进一步发展中药学。
植物生理学
现行本科中药学教材收录的484味药物中,有353味为植物类药物。这些植物在人体内表现出的味性特点、分布规律及其作用趋势等,除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植物自身的种类特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部位功能特征和生长特征等。植物生理学正是这样一门系统研究植物生长生理、生殖生理、衰老生理及其条件要求,分别阐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理作用、生化现象及其相关特征,介绍植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与形态构造的关系及其生命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植物生理学的分化,既能使药材学获得雄厚的理论基础,又能使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获得自然融合的条件。
临床中药学
因中药学学科中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内容均涉及到中医证候学、病因病机学以及现代医学的症状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学科概念与理论,故分化后称之为“临床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的建立,目的在于让中药研究活动从实验室回归于临床,开展临床实践性研究,通过疾病者的机体状态,反馈每一味中药在性能方面的各项内容,如同临床应用一样进行系统性讨论,甄别传统认识的正误,促成新认识、新概念的产生,进一步发现原药材的生理生化特性、地理气候特性、炮制方式对中药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每一味药物的功效与临床应用部分,进行重新论证,否定不确定功效与作用,凝炼新的功效与作用,并分为本药功效和配伍功效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等。
中药剂量与中药毒性学
中药在其使用过程中,均会涉及到中药的材质剂型、一次性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使用者体质状况、使用时间周期、溶剂质量状况及其容器质量特征等。这些因素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影响到中药自身的效能和治疗效果,特别是中药的剂量因素,往往可以明显地改变中药的作用强度,甚或改变毒副作用。虽然目前的中药学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以上内容,但未把剂量和毒副作用作为中药学的主要内容或重要内容进行讨论,表现出中药应用剂量可以不必十分确切的理论原则以及中药“毒性”的概念尚未定型,毒性与副作用亦无区别等现有“中药学”已经不能完成的研究任务,必须由专门的学科方法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