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十、变异性脉管炎
黄××,男,36岁,工人。
六一年起患肝炎,肝区时有胀痛,胃纳尚可,唯精神时感疲乏,GPT时有反复,持续甲胎偏高,一度怀疑肝癌,治疗未见进展。八一年三月起右下肢先有黄豆大小红色结节,局部有压痛,搔痒,继之局部血管不充盈,按之凹陷,血流不通,外院诊断为变异性脉管炎。曾用清热活血中药及消炎痛、复方路丁、昆明山海棠等,效果不显,转来门诊。
初诊:下肢疼痛,不良于行,劳累则起结节,局部微红,口干唇燥,小溲黄赤,脉弦而数,舌红苔薄。湿热挟瘀胶滞脉络,姑予清热化瘀,活络通痹。
京玄参15g 炙鳖甲12g 路路通9g 留行子12g 牛膝9g 苦参9g 生黄芪30g 虎杖30g 地龙6g 蜈蚣粉1.5g(吞),地丁草12g 人参鳖甲煎丸9g 指迷茯苓丸9g(同包) 20贴
二诊:前经治疗,下肢结节疼痛好转。时隔半载,偶因外伤感邪,宿疾复发,右下肢显见蚕豆大小样红色结节,局部微热,蠕养,胀痛,全身瘀斑磊磊,脉细弦,舌紫苔薄,唇紫,口干不润。风邪与瘀浊交滞,血脉气血乖违,拟祛风泄热,和营通络。
水牛角30g 白蒺藜15g 土茯苓30g 带皮茯苓9g 紫草9g 贯众9g 刘寄奴9g 赤芍9g 丹皮9g 生地12g 虎杖15g 川牛膝9g 泽兰9g 荆芥防风各6g 石燕10g 30贴
三诊:腿痛好转,步履轻松,蠕痒未已,脉小数,舌红苔薄。血行风自灭,守法加味。
前方京赤芍、丹皮各加为15g。(7贴)
注:药后症状稳定而复工,偶尔间断性服药,皆能获效。
按:本例变异性脉管炎,乃湿热瘀滞脉络,营卫之道不行,治法取活血化瘀,辅以清热通络,结节疼痛大减。二诊时,已相隔半载,因外伤感邪,宿疾复发,下肢蚕豆大小样红色结节,结合局部灼热,胀痛,且有蠕痒,可知风邪与瘀浊胶滞之象,转以祛风清热,活血化瘀而收效。作者治变态反应性疾病,投祛风之剂每每获效,投活血之剂亦效,投祛风结合活血之剂更效,临床一得,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