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调治,医家根本: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即可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可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确指出人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均根源于阴阳的变化,奠定了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阳化气(机能),阴成形(物质)。人体的生理机能有赖于人体的物质基础,反之人体阳气的活动又可催化阴精的生成。因此,人体的阴阳是一种互根互用并可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但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运动也就停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此,在中医学的八纲辨证中,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的纲领。此正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其本则一”。可见,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先辨明阴阳属性,或阴阳平衡状态。然人之阴阳又以肾精为根本,故肾之阴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形成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由此可见,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注重阴阳的平衡,尤其应强调肾阴肾阳的平衡。
临床应诊,若非外邪彰然,当虑及肾之阴阳。常用生地、熟地、首乌、麦冬以养阴;用仙茅、仙灵脾、补骨脂、附子以补阳;用鹿角、山茱萸肉以填补精气。内伤杂证,肾精不足者,随证取舍,每可获效。
2、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阴阳不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阴阳还有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这一理论对临床处方用药影响深远。张景岳在此理论基础上得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华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经验,其所创左归丸、右归丸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临诊若遇阳气虚损而用补阳益气的附子、桂枝、黄芪、鹿角等药物时,应注意适当使用补益阴液的生地、熟地、白芍等,以使生化之源无穷。此法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顽固性早搏、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反之,病家表现为阴精亏损,在使用补阴填精的药物,如生地、熟地、首乌、枸杞子、麦冬、炙龟版,同时也应兼顾补益阳气的药物如附子、仙灵脾、菟丝子等,以使生升之源不竭,如中风后遗症之下肢萎软等。一味补阴或一味补阳,总有偏颇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