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清解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240例临床观察
1988年1月,上海市突发甲型病毒性肝炎,我们对肝功能持续异常者240例,采用清解活血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 本组240例中,男性64例占68.3%,女性76例占31.7%。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59岁;其中10岁以下者4例,占1.66%;11-30岁92例,占38.34%;31-40岁139例,占57.92%;41岁以上5例,占2.08%。
2.
3.舌象(从略)
4.脉象分析(从略)
5.肝功能情况(治疗前)
5.1 谷丙转氨酶升高组179例,其中>40u86例,>100u57例,>200u36例,(正常值是40u);伴有黄疸者37例,总胆红素>17.10umol/L30例,>34.20umo/L,68.4umol/L3例。
5.2 总胆红素增高组38例,其中>17.10umol/L21例,>34.20umol/L8例,>68.40umol/L9例。
5.3絮浊试验异常组23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者23例,硫酸锌浊度试验异常者17例。
6.合并症 本组240例,均明确诊断为甲型肝炎,其中21例患者,具有乙肝病史,占8.75%。
7.治疗方案 清解活血法基本方由黄芩10克,山栀10克,连翘30克,郁金20克,丹参20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30克组成。
8.疗程 以1个月为1疗程,本组治疗1个疗程者为174例;2个疗程者为62例;3个疗程者为4例。
9.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84年南宁肝炎会议制定的方案,临床治愈者232例,占96.7%;好转者7例,占2.9%;无效4例,占0.4%。临床治愈病例,半年后随访结果,均无异常改变,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讨论
1.审证求因辨析病机
从本组临床表现所见,具有口干者占63.3%,小便深黄者占61%;黄疸者占34.2%。追溯病史,始发时,黄疸者195例,占81.2%;发热者201例,占83.7%;便秘者占32.1%,而便溏者仅占3%。可见本病以肝胆湿热为本,二者之间,尤以热毒以主。
从舌象观察,舌质红、边尖红占61.2%。舌质红,主热证、里证、实证,当然,阴虚者亦可见之。然本组240例中,黄腻苔占45.4%,白腻苔者占15.8%,厚腻苔占0.8%,三者相加,腻苔类占62%,而苔少者,仅有1例。由此可以认为,本组舌质红,多属热毒内盛之故。病之后期,可能出现阴虚之象,但还记其湿邪未清,余热内蕴,如早用滋养肝肾之品,可导致湿热留恋,肠胃壅滞而生变。
本组以弦脉类为主,共占96.7%,符合弦主肝胆疾病。肝胆湿热,邪气壅滞,则疏泄失常,脉气因而紧张,形成弦脉。在弦脉之中,弦细脉占52.1%。细脉的出现,可为气血两虚所致,但湿邪阻压脉道,亦可见细脉,今脉弦而细,则为湿邪羁于肝胆。脉数者64例,按数脉性状,可分有力与无力,本组数脉均为有力之数,系热毒内盛,气血运行加速所致。
胁痛者占71.6%,因足厥阴经脉属肝络胆,布于胁肋,故胁痛是肝病的特定症状。腹胀者占58.8%,纳呆者占36.3%,胃胀者占28.7%,乃湿热壅滞,肝郁而脾胃不和。腰酸痛者占56.75,为湿热蕴结,邪移肾府。心悸者占21.7%,提示本病累及于心,而心神不安。以上资料表明,病毒性肝炎病变,不仅在肝与胆,还乘脾与胃,犯肾与心,是一种多脏腑受损的疾病。
2.宜辨明虚实先后
病毒性肝炎,以虚致实,抑由实致虚,不少医家,各抒已见。我们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时行疫邪,饮食不当,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气血失调所致。疾病的演变,是一个由实致虚的过程。
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上海此次暴发流行共有31万余人发病,平均罹患率为4082.6/10万,如此暴发流行,与中医历史上所见于“瘟疫”病相似。患者92%均有食毛蚶史,经上海市医学检验部门所证实,这批毛蚶被甲型肝炎病毒所污染。患者中86-955血清胆红素增高,正如《伤寒论》所说:“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孙思貌指出:“凡遇时行热病,必多内瘀着黄。”吴又可更明确指出:“疫邪传里……其传为疸”等。诸贤论述,与我们临床实践相似,综观黄疸,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腻、脉弦之证,似应辨为实证无疑。诚然,病之后期,可由实致虚,可出现肝热脾寒、气不足、神不安、肝肾阴虚等虚实错杂的局面。
或曰乏力症状,可视为虚证,其实不然,病毒性肝炎,乏力一症,应作辨证分析,本组乏力者占77.1%,冠诸症之前。肝者罢极之本,主一身筋脉及肢体的运动,故肝病可以使机体耐受疲乏的能力减低而显示乏力的症状。本病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出现乏力,其辨证宜分清虚实两端,实证有湿热壅盛、气滞、血瘀之分;虚证有肝肾不足、气虚、血虚之别;不可一概责之于虚,而妄投补剂,宜全面审证,舌脉互参,细心辨证,才能提高疗效。
3.抓住共性制定治则
对肝病的治则:《内经》提出用“甘缓”、“辛散”、“酸泻”等法治肝;张仲景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王旭高提出治肝三十法。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一般是根据肝及其相关的脏腑的生理,结合肝炎的病因病理来确立治疗原则的。有人提出,应有治肝、脾、肾三经为主,以治胆、胃、肠三经为辅,抓住湿、热、痰、瘀不放,气畅血和勿忘。我们从甲肝为时行疫邪,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气血失调的病机出发,抓住疾病的共性,着眼于消除病毒、恢复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三个基本环节,综合考虑,提出清解活血法为基本治疗原则。
本法主方的选用,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之效,有除酶作用,能减轻肝实质炎症,中和毒素。山栀,有清肝泻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利胆退黄降酶的作用。连翘,果实含有齐墩果酸,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对急性肝炎损伤有治疗作用,可使肝脏解毒功能增强,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丹参,具有凉血活血,消痛除烦的功效,有降酶、降浊的效果,对已沉着的免疫复合物有促进吸收和清除的作用。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活血,利胆止痛的功效,有降浊退黄的作用,能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改善微循环以及结缔组织代谢。金钱草有除湿退黄,清热利水的功效,有促进胆汁从胆管排出和降酶、降浊的作用。车前草有